如梭隨筆

DAY 10|如果只能留三樣老東西?

如梭

DAY 10|如果只能留三樣老東西? 我們總是說老東西有價值,但它們的價值,不是價格,而是它們佔據你生命的重量。 如果有一天,真的只能留三件老物—— 你會選哪三件?又是為什麼? 是奶奶留下的戒指? 是陪你跑遍二手市集的帆布袋? 還是某年夏天,在屋子裡翻到的一本舊相簿? 這個問題很難,但也很美。 ​因為那些你捨不得放下的東西,其實正在告訴你: 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、什麼才是你生命裡不想遺忘的風景。 我想聽聽你們的答案。 ​你的三樣寶貝是什麼?為什麼它們會留下來? 留言告訴我吧,讓我們一起為這些老靈

DAY 9|用出價值的老物日常

如梭

DAY 9|用出價值的老物日常 東西「用」才會越來越美。 有些客人買了珠包,擔心珠子掉、怕刮傷、怕磨損,而不敢常常拿出來使用。我不斷提醒他們:「正常的使用它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,掉了珠子再補就好了。」 不要擔心用壞了,不用才會壞得更快。 使用雖然會留下痕跡,但這些痕跡,就是你與它共同生活的證明。 一件物品的價值,不在於它被保存得多完美,而在於它陪你經歷了多少日常。 它會柔軟、會發光,會慢慢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,不再只是櫃子裡一件靜靜躺著的老東西。 你最近有重新開始「使用」某件老東西嗎?用起來的感覺是

DAY 8|如果老東西會說話,你會問它什麼?

如梭

​DAY 8|如果老東西會說話,你會問它什麼? 你有沒有想過? 如果你手上的某件老東西能開口說話,它會說些什麼? 有一個做工精緻的手拿包,我總覺得它個性很驕傲,彷彿在說:「我以前可不只裝口紅,我裝過秘密。」 還有一條精美的項鍊,我想它可能會說:「我的前主人,每次戴我,心裡其實都還在等那個沒回來的人。」 以上只是我腦中施了魔法的小劇場 這種想像的空間,正是老東西最迷人的地方。 帶著一點神秘、一點缺口,一點點讓人忍不住想靠近的氣質。 最後,它來到了這裡,等待下一個懂它的人。 如果你手上的某件老東西真

DAY 7|前主人

如梭

DAY 7|前主人 忍不住想:它的前主人,會是什麼樣的人? 印象深刻的一次,我收到了一個老珠包。 外觀看起來保存得很好,沒有太多使用痕跡,但當我打開它的內襯時,卻發現了一行手寫的名字。 字跡有些褪色了,但筆畫依然清晰,像是當年的主人,怕弄丟這個包,特地留下自己的印記。 這是一個很私人的動作,但也讓人忍不住想像——她在什麼樣的時刻寫下了這個名字?這個包,又陪她經歷了什麼? 這些痕跡,讓老東西不只是老東西,而是活過的證據。它們不只是某個時代的產物,而是某個人的回憶、某段生命的碎片,輾轉來到我們手上。

DAY 6|老東西的脾氣

如梭

DAY 6|老東西的脾氣 老東西的脾氣,不是壞掉了,而是有個性。 店裡的老包,常常卡扣要喬一下才能打開,老飾品的扣環偶爾要「哄一下」才願意合作,甚至有些設計,完全不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—— 手機放不進去?因為那個時代根本沒有手機,女生帶包包是為了裝粉盒、手帕和口紅。 扣環太緊?因為當時的手工藝要求耐用,設計上根本沒考慮到「要快拆快用」。 拉鍊不好拉?因為早年的金屬拉鍊比現在厚重,材料沒辦法像現代拉鍊那麼滑順。 這些小脾氣,剛開始覺得麻煩,久了卻覺得可愛,因為它們讓你意識到——老東西不是為你設計的

DAY 5|珍惜已經存在的美好。

如梭

DAY 5|珍惜已經存在的美好。 真正的永續,是珍惜已經存在的美好。 現代社會的消費,被廣告推播,總覺得需要更多、更新、更時髦的東西。 但真相是,我們真正需要的往往沒那麼多。 很多東西不是壞了,而是「被新東西取代」了,於是我們丟棄、再購買,進入無止盡的消費循環。 而老物,剛好站在這個循環的反面。 它們不靠流行,也不迎合市場,只靠自己的美與質地,讓人願意珍惜、傳承、再利用。 每一件老物,都是經歷無數次「留下或丟掉」的抉擇,最後奇蹟似地留到現在。 而你每一次帶走它們,都是讓它們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。

DAY 4|我們為什麼離不開老東西?

如梭

DAY 4|我們為什麼離不開老東西? 有些東西,越用越有感情,直到再也離不開。 每次幫客人包裝好買回家的老包或飾品,我都會忍不住多摸兩下。 不是捨不得,是知道從這一刻開始, 它的故事,會繼續在另一個人的生活裡延續。 老東西的好,就是它們從來不是冷冰冰的, 它們有記憶、有溫度,甚至有脾氣。 當你開始喜歡老物, 你其實是在尋找一種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生活方式。 這也是為什麼,我一直覺得古董選物, 不只是買賣,而是一次次與過去對話的機會。 你的生活裡, 有什麼老東西,成為你不可取代的日常風景?

DAY 3 |那些老物教我的事

如梭

老東西的存在,讓我對「完美」這件事,有了新的思考。常常收到很美的物件,但它們的品相可能只有五成新,清潔與修復的效果有限,於是就這麼留下來,成了自己私藏的一部分。而有趣的是,這些帶著歲月痕跡的物件,往往也是客人最常問起的。老物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它的不完美,正是它被好好使用過的證據。有些刮痕,來自某次倉促出門時的碰撞;有些斑駁,可能是多年前主人不小心灑上的咖啡漬。收藏老物,其實是在收藏一種對不完美的愛。時間久了,你會發現,這份愛不只影響你選擇物件的方式,也悄悄影響了你看待世界的眼光。於是,每次整理店

DAY 2|時間的手感老東西

如梭

老東西的手感,真的很難形容。有時候,客人摸著店裡的包包或飾品,忍不住說:「這個觸感怎麼這麼好摸?」我想「這就是時間的手感吧。」老皮革有它的溫度,老布料有它的性格,老珠子有它曖曖的光澤。這種觸感,不是機器能複製的,而是歲月慢慢養出來的溫柔。現在量產商品追求光鮮亮麗,但老東西只管老得有風格。指尖觸碰歷經無數次翻閱的書頁、感受手工雕刻留下的細膩紋理,這些手感,都是新東西模仿不來的溫度,都是時間留下的印記,也是老物與人的親密對話。有時候,光是用手觸碰它們,心就靜了下來。你家裡有什麼越摸越愛不釋手的老東西